12月4日下午,学校第二批学院试点改革项目结项汇报会在友谊校区召开。项目单位-电子信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和生态环境学院相关负责人对标改革目标和任务,详细汇报了各试点项目的改革举措和成效。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袁云主持。
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高永胜汇报了学院“一流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项情况,学院以试点改革项目为契机,不断激发办学活力,服务国防急需,以一流人才培养为主线,创建项目式学习社区,实施“校-院所-企”专业共建,邀请总师进课堂,建设校级信息类公共教学平台,打造一流教学资源,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王莉介绍了学院依托“青年教师培养”改革试点专项,多措并举,实施“人才兴院”战略。通过建立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实施人才特区计划、推进青年教师三级访学计划、搭建学科前沿论坛、按区域设立引才大使等举措,大力引育人才,改革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蔡晶分享了学院得益于“国际一流师资队伍”改革试点专项的支持,坚持“小而精”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在高水平师资引育、博士后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突破,有力支撑了学院科研高质量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来自发展规划处、教务部、人力资源部等评审专家们高度肯定了改革试点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建议学院将改革经验和举措进一步固化和推广应用。
学校第二批学院试点改革专项自2022年启动以来,经过3年时间,在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和实践,改革成效突出。今后,发展规划处将锚定学校“127”发展目标,持续做好第三批、第四批学院试点改革专项工作,汇聚改革发展合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文:达斯琪 图:达斯琪 审核: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