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信息

《国内外高教动态》2023年第3期

2023年04月03日   浏览:

为进一步开拓视野,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发展规划处《国内外高教动态》为载体,设置“政声·前沿”“院校动态”“海外视野”“专题”等4大板块。聚焦国内外高校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定期推送最新教育政策资讯,展示先行先试经验,为我校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本期为2023年第3期。


要点

  • 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 推进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建设,打造以西安、兰州、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的中西部高等教育“西三角”

  •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案》

  • 专题:数字教育内涵、发展目标与路径 

政声 前沿

导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提出建议,着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国家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其中,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如下: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导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2023年工作要点,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日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发布。主要内容包括,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实施系列“101计划”,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四新”建设,完善和发展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深入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塑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优势;加强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推动形成育人新成效;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敢闯会创”素质能力;推动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走深走实,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加强直属高校工作,加快推进一流大学群体建设;完善部省校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合力;擦亮党建工作特色品牌,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创新等内容。

导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学科专业对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发布!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建好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点、30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在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科取得突破,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有力支撑建设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导读:国家加大资金投入,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和毕业生就业,扶持中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

【财政部计划安排404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3月5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容包括: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完善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举措,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安排404亿元、增加10亿元,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等。学生资助补助经费安排720亿元、增加32亿元。

院校动态

人才培养

导读:高校面向国家需求,加大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武汉大学宣布:正式成立天文学系】3月12日,武汉大学正式揭牌成立天文学系。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和宇宙的构成、起源及演化的科学,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目前武汉大学天文学系本科招生与往年一样,通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大类招生,学生进入大二之后再细分专业,天文学系招生名额在20至25人之间。

【北京大学官宣:成立碳中和研究院!】3月15日,北京大学宣布成立。研究院将依围绕气候治理政策体系构建、降碳与污染治理、能源与产业结构转型等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建立数据库与模型模拟平台、产—学—研融合交叉平台和碳中和智库平台。当前,北大正在筹建碳达峰碳中和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未来将从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理学学位)、“双碳”关键技术与能源转型(工学学位)、“双碳”与全球治理(法学学位),以及“双碳”经济政策(经济学学位)方向培养高层次人才。

对外合作

导读:高校依托区域、产业优势资源,开展多领域、全方位、多形式校地合作,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

【重磅!北航揭牌新研究院】3月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沙河校区举行北航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大飞机研究院签约及揭牌仪式。双方共同将大飞机研究院打造成为我国大飞机战略发展的高端智库、基础研究的骨干力量、前沿探索的创新先锋、高端人才的培养基地、重大试验设施的共享平台、以及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示范样板,为我国大飞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清华大学与四川省签署协议】3 月 15 日,四川省与清华大学举行座谈会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双方依托彼此优势资源,通过双向赋能,打造合作新模式,继续深化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清华大学和四川省产学研协同发展,携手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战略科技基地。后续,清华大学将继续做大做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积极推动“锦屏地下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专项在川集聚,围绕四川重点产业共建重大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重大技术协同创新攻关。

【北京大学与青岛市签署协议】3月2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青岛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实际需求,双方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主要包括支持康复大学建设、加大人才交流力度、深化医疗卫生领域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支持北京大学与崂山实验室战略合作等方面,助推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青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两所985高校与副省级城市签约合作】3月17日,东南大学携手北京大学与南京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深化合作协议。校地三方共同推动在软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碳中和以及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全面合作,强化高校优势学科、人才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明确!4所985高校纷纷布局郑州】近期,河南中原科技城将于今年启动建设“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起步区。围绕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的人才中心目标,规划建设了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由一流大学院所、省科学院院所、顶尖国际院所、顶尖中央驻豫院所等4大组团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400亩,总投资约960亿元。目前,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一期已经投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英国华威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等14所国内外一流高校纷纷表达强烈的合作意愿,其中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已明确设立郑州研究院。

【揭牌!武汉大学牵手蚂蚁集团】3月8日,武汉大学与蚂蚁集团智能遥感联合实验室签约揭牌成立。智能遥感联合实验室主要基于遥感与蚂蚁生态场景应用,开展遥感数据智能计算、遥感领域知识图谱等前沿领域科技攻关,以智能遥感技术推进蚂蚁集团实际业务场景的应用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智能遥感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协议】3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校级合作协议。双方将探索和确定新的教育框架,包括在相关教育领域具备共同利益的终身教育。双方还将在博士培养、学生交换、联合研究以及技术和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

海外视野

导读:海外高校瞄准重点领域开展国际联合攻关,为推进基础研究、促进学科创新发展、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东京大学与帝京大学签署全面协议】3月13日,东京大学和帝京大学签署一项全面协议,以促进两所大学在研究和人才培养交流方面的协作。具体合作内容主要包括:在脑科学和神经智能领域,以东京大学神经智能国际研究中心(IRCN)和帝京大学高级综合研究机构(ACRO)为中心,共同进行研究、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在其他领域,两所综合性大学将发挥各自强项和特色,积极开展合作活动,为促进科学、技术和学术,以及当地和国际社会作出贡献。

【帝国理工学院启动云计算中心】帝国理工学院将利用200万英镑的EPSRC资金启动云计算中心。中心以开发创新的合作方法,吸引英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并建立一个有凝聚力的研究生态系统。为满足新兴计算能力(如神经形态、量子、分子)、关键基础设施(如能源网和交通)和新兴终端用户应用(如自动驾驶)的新通信表面设计提供信息。创建分层连接的人机系统的综合设计,促进安全学习和知识分配、复原力、可持续运营、人类和机器推理之间的信任。共同开发区域案例研究,反映英国不同行业和社会所面临的不同挑战。

【挪威教育部发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近日,挪威教育部发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从六个方面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数字化促进灵活教育。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来对待学生,利用数字技术开发高质量课程。

▪教学中的数字创新。教师的教育数字技能将得到发展,创新教学、学习和评估。

▪所有科目中的数字主题、方法和技能。学生在其他学术内容的互动中学习数字化相关的主题。

▪开放的科学和研究机会。通过使用数字技术工具,加强国内和国际的研究合作。

▪利用教育和研究部门数据。在高等教育部门和各部门间共享数据,建立数据管理保障信息安全。

▪数字化转型的管理和文化。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共享数字化学习和研究资源。


专题: 数字教育内涵、发展目标与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推进教育数字化,事关教育公平,事关学习革命全面深化,事关中国高等教育能否实现从全面并跑到战略领跑的重大突破。

数字教育的内涵

发展数字教育要不断丰富数字教育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融合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方法、形态,让数字技术为教育赋能、更好地服务于育人的本质。

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催生数字教育。微观上是指数字化教育教学流程重组,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数字技术,开发智能学伴、AI助教等个性实用的新应用模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教育服务,提升学习者数字素养和能力,实现教育泛在化、个性化、精准化,打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无边界教学;宏观上是指教育支撑系统重塑,通过改革创新办学模式、教学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革新教育理念、再造教育流程、重构教育内容、重组教育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连接、开放、共享、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新格局。

数字教育的发展目标

数字教育应是公平包容、更有质量、适合人人、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的教育。构建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全纳、公平、高质量、可持续的终身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化、自由化、个性化发展的数字时代新人。涵盖六个方面内容。

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调教育以人为本、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搭建以学习者为导向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构建覆盖各级各类人群、形式灵活适切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满足个人多样化需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关键技能习得,注重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能力,即培养具备学科知识跨界融合能力、沟通与协作精神、批判性思维、复杂问题研究解决、团队合作意识、创意与创新性、计算思维,以及掌握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能的数字时代新人。

三是赋能教学与评测。强调以知识与数据双驱动提升教育教学和评价效能,打造创造性、沉浸性和适切性的课堂教学,重塑个性化、精准化、科学化的全过程伴随式教育评价,撬动课堂教学与评价发生深层次变革,实现兼顾规模化与个性化的教育教学过程。

四是支撑办学与治理。紧密围绕数字技术的创新运用和数据的集成整合,开展基于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辅助的教育分析与决策,全面实现教育办学体系与办学能力的现代化。

五是创新管理与保障。强调建立互联互通、即时高效、动态共享的数字管理与保障体系,以教育智能化助推教育管理高效化,塑造数字化管理体制与保障机制新范式,共筑数字化管理与保障体系新形态。

六是注重隐私与安全。加强培养全民数字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推动信息安全规则协调统一,加快信息安全伦理法制建设,完善监管机构与安全制度体制。

数字教育未来发展路径

面向未来,数字教育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持续创新革新,积小能为大能,由量变而质变。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教育发展应着重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构建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助力数字资源跨界互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是发展数字教育的关键一环,应充分发挥数字资源优势,建立统一、安全、便捷的数字资源传播交换通道,实现跨地域、跨领域、跨部门数字资源覆盖与共享。支持教学与科研并进发展,整合企业资源,促进资源流动共享,推动数字资源体系建设,提高资源配置和交换的效率与效益;向公众提供“数字工具包”,包含系列数字技术支持的技术平台、资源工具、数字软件等,提供更加可及、适切、优质的资源。

二是打造数据大脑,开展数据驱动的评价创新。数字教育依托数字技术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数据、学习过程数据、课程数据、学生学习习惯等,全面赋能师生动态数据的监测、感知、采集和分析,建立教育基本数据库,强化大数据支撑的教育教学多元过程评价,开展教师画像、学生画像、课程质量等评价活动,助推数据驱动的教育过程评价体系构建,促进建立智能化、科学化、全方位的教育评价系统。

三是夯实教师数字素养和技能,助推“数字教师”培养。推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人机共教新方式,实施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各项教学活动,探索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建立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标准和测评体系,开展动态监测,并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保障教育从业者数字技能、数字素养研修机会,提供数字教育、数字培训、数字支持,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数字素养。帮助教师提升数字素养,习得数字技能,适应数字技术改革,加快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强化数字教育多维互通,推进多边参与合作机制。国家层面规划战略布局,明确发展高质量、高包容的数字教育措施,制定长期战略重点与行动路径,研制相关数字治理标准,提供资金、政策等支持。地方政府与分支部门贯彻落实,明确地方教育发展特色,按需细化实施关键要素,落实具体行动。企业、机构、高校形成多级联动,开展数字教育产品资源研发,提供更为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的数字教育服务。加强国际数字交流与合作,建立跨国数字教育组织,搭建国际沟通交流平台,努力构建利益共同体,积极探索开放、包容、协作、共享的世界数字教育生态圈。

数字教育践行数字化转型,统筹运用数字技术,探索公平、优质、高效、个性、智慧、面向未来的教育,将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拓宽教育可及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效率,使教育变得更加包容公平、更高质量、更适合人人、更加绿色、更加开放合作。未来应全面探索数字教育新形态、新机制、新模式,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适应数字社会的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字教育的发展目标。





信息来源:

国内 42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内公开发布的新闻及文章;

各部委官网、国内外主流媒体、教育专业媒体发布的高等教育相关新闻;

专题文章摘选自2023年第2期《中国高等教育》,作者杨宗凯;

本期信息检索的时间范围为 202331 日—2023331 日;

文本内容为西工大发展规划处整理,更多平台转载请备注出处。





上一条:发展规划处党支部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发展规划处组织召开2023年发展战略研究基金项目结题验收评审会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邮编:710072     电话:029-884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