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改革发展

《国内外高教动态》 专刊聚焦|高等教育@2023年两会

2023年03月23日   浏览:

2023年初春之际,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党中央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导向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到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紧迫性、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既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要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外在的重要联结纽带,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独特支撑。

本期《国内外高教动态》专刊围绕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等热议话题,聚焦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趋势,以教育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科学研究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为建成教育强国指明前进方向。

有组织的科研关键在于培养“总师”型人才作为大国科研的重要范式,有组织科研对于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有着特殊意义,也是当前国内高校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研究,有组织科研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基础研究的本质在于刨根问底。对于基础领域的研究,“有组织”应体现在以兴趣为导向。同时,高校应加强产教融合,尤其是与大院、大企协同攻关。在面向重大型号、系统级科研任务时,各层次、各子系统的分工协作极为重要,需要“总师文化”。所谓‘总师’,既具有足够强的个人科研能力,又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战略高度,更重要的是,还具有相当组织能力的科技领军人物。这种文化的形成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

——李言荣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加快布局西部高校国家级的科研平台】建议加快布局西部高校国家级的科研平台,优化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激发西部高校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的活力,支持西部高校加强校企合作,要有规模、有规划地形成高校、企业、地方的人才、科研、产业的完整的链条。同时,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分批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议充分考虑西部国防类高校特色优势和对西部乃至全国国防军工行业贡献,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优化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建议支持西部高校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支持西部高校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动西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张卫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


打造高校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互生互促科教深度融合已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成为开展科技创新与培养卓越人才工作的重要特征。高校应充分发挥高校特征优势,创新组织模式,突出学科牵引。在中观维度上,以一级学科下具体学科方向为基本单元打造高校科教协同平台,为专业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提供共享服务硬支撑,营造有利于师生互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以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互生互促、协同发展。

     ——赵长禄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关键词:基础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应加强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战略布局,打造系统完备、先进高效的基础研究体系,大幅提升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国际竞争水平。

提升基础学科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抓住本科通专融合、本研贯通培养、研究生“顶天”“立地”结合等方面,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给自足贡献经验。清华大学将持续提升基础学科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超越当下、超越本地本国、超越人类自身的视野和格局,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为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王希勤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需要做好“三个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应该做好“三个区”。一是“集中区”,面向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瞄准“大科学”“大工程”中的大问题攻坚克难。二是“自由区”,面向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打造新型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一流的创新环境。三是“融合区”,面向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探索实践产学研融合的基础研究模式。

     ——丁奎岭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加强基础研究探索多元化、多渠道支持模式加强基础研究支持,一方面,需要明确基础研究国家支持体系的功能性布局,明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国家支持资助基础研究的最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在投入环节,既要积极争取国家提高对于基础研究的集中财政投入,也要积极争取企业、基金会等加大对于基础研究的多元化投入。还要加强对于外国科研人员来华工作的科研基金项目支持布局,建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资助体系。

     ——金力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


关键词: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推动基础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领跑式发展】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北大着力创新育人模式,落实“强基计划”,建设了1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将基础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面向民族复兴新征程,要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推动基础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领跑式发展,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领军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郝平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探索海外引才模式打造国家战略人才新高地】高校应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探索建立海外“就地引才”新模式,扩宽战略人才发展通道,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培养一批在国家战略相关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中发挥作用的优秀人才,以“定向+联合”的方式,精准引育国家战略领域及关键核心方向的优秀人才。同时,完善国家战略人才评价制度,着重评价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对国家战略的实际贡献等。

     ——龙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推进人才培养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高校应系统推进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一体化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一方面,面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调整,推动招生就业联动,通过“强基计划”等有效措施激活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聚焦基础学科和国家重点急需领域,围绕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强化本硕博贯通、长周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任少波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聚焦基础学科创新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校肩负着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的重任。我们应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结合,形成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有组织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评价体系改革,不断改进评价导向。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指标,统筹解决好近期问题导向与长期目标导向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匹配问题。

     ——尤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其他热点

用好“指挥棒”推进高校教育多元评价改革“破五唯”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针对高校实际,建立“重创新、比贡献、讲质量”的分类、分层的多元评价机制。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引导高校建立与分类评价相适应的自我评价体系。“破唯”与“增维”并举,增强与教育部学科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等其他评价体系的衔接。

     ——尤政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合理确定政府行政监管与大学自主办学边界,明确规定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范围,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建设,依法依规办学。完善高校招生、教学、评估、投入等相关政策体系,赋权高校自主设置和动态调整学科专业布点,自主管理教师编制、调节教师职称职级比例结构,自主决定教师聘任及确定薪酬分配等,以充分释放高校办学的生机活力,激发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

     ——田刚 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注“泛在学习”加强人才数字化教育教学】现有数字化教育体系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相应评价体系。传统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泛在可学”的学习者的需求。在人才急需领域,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提级改造急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领域,探索基于数字化课程单元学习认证的开放文凭和共同文凭制度。更大力度地鼓励国内高校开放优质课程资源,在规范前提下用好国外优质开放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学习型大国教育新生态的发展。

     ——袁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信息来源:

国内 42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内公开发布的新闻及文章;

各部委官网、国内外主流媒体、教育专业媒体发布的高等教育相关新闻;

本期信息检索的时间范围为 2023年 3 月 1 日—2023年 3月 15 日;

文本内容为西工大发展规划处整理,更多平台转载请备注出处。


上一条:发展规划处赴深圳部分高校开展调研

下一条:我校组织召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工作专项评估工作会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邮编:710072     电话:029-884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