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管理制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料下载

西北工业大学关于深入推进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发规字〔2021〕1号)

2024年04月24日   浏览:

西北工业大学关于深入推进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

(经20201221日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发规字〔2021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院办学主体地位,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适度扩大试点学院,深入推进学院改革的安排部署,根据《西北工业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西北工业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以及学校关于推进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科技体制机制等工作部署,结合第一批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工作经验,现就进一步推进学院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个以”(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办学理念,坚持“五个随”(随人走、随新走、随改革走、随贡献走、随公共平台走)配置资源,推动“五个新”(治理结构谋新、体制机制革新、改革路径求新、发展动能成新、办学特色拓新)治理体系改革,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愿景为牵引,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破解制约学院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核心,优化学院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为重点,不断完善学校宏观管理、学院自主运行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发展导向、一院一策。要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对标对表,尊重学院和学科发展规律,落实学院办学主体地位,认真审视和科学分析制约学院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痛点、难点、堵点,找准破解难题的助攻方向,提出改革发展的有力举措,破除禁锢发展的深层次思想观念,激发内在动力,增强发展活力。

2.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要树立全局意识,注重改革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统筹谋划、集中攻坚,以人才培养体系、人事制度、资源配置机制、管理运行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推进全面改革,积极营造并不断完善改革的氛围和环境。

3.坚持目标管理、动态调整。要按照资源配置与目标任务、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原则,建立改革目标责任制,健全改革成效的评估机制和改革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将学院改革发展实绩作为新一轮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实施资源分配动态调整,充分激发学院办学活力。

(三)改革目标

通过改革,进一步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激活学院发展的内驱力,建立科学规范、运行顺畅、保障有力的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形成学院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通过改革,推动职能部门转变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资源动态分配机制,提高宏观管理水平。通过改革,学校深化改革的共识进一步凝聚,改革路径进一步明晰,不断总结与推广改革经验,形成院办校的良好格局,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深化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校荣校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鼓励学院积极构建主渠道引领与常态化渗透相融合的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内容与教材建设,探索形成“课内课外教学实践”多维度融合思政育人新模式。建立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联动机制,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格局。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建设课程思政素材库。

(五)推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学院教育教学管理自主权,加快推进本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通识教育,探索建立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学院探索建立精英班、实验班等,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个性化课程体系、国际化育人体系和小班化教学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翻转课堂、研究型教学、混合式教学、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教学等。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建设探索性、研讨式、问题导向的实验教学课程和项目。优化分阶段、有统筹“本研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和学业管理机制,健全与大类培养相适应的学分管理制度。鼓励学院试点专业动态调整,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优化“通识+学科专业+个性发展+素质拓展”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着力打造一批线下、线上、线上线下融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支持学院拓展“互联网+”“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在教材中的应用,谋划建立数字化教材实施基地。

(六)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探索实施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加强硕士研究生能力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考核。支持学院探索在高精尖缺领域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途径办法。科学制定学术评价标准和分流临界条件,建立多渠道流转的博士生中期分流退出机制。探索设立跨院校、跨领域的研究生专项班,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机制。加快推进研究生成本分担机制改革,探究成本分担主体多元化模式。探索构建研究生导师能力评价体系,实行导师招生指标与导师资助责任制相挂钩。

(七)强化开放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支持学院充分发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引领、依托和纽带作用,建立前沿科技成果进课堂、进教材的有效机制,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支持学院建设教学科研一体的资源支撑平台,推动科研基地更大范围开放共享。鼓励依托重大项目分方向在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教协同育人基地,共建项目式课程、实践、实习的全链条科研育人体系。支持学院探索建立师资双聘工作机制,推广“行业教师”“企业导师”聘任制度和“企业游学”育人模式。推进“订单式培养”,与行业企业联合举办工程硕博士等专项人才班。支持学院自主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或联合培养项目,完善校际学分互换互认机制,探索推行国内外双导师制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优化集“双创课程、项目团队、实践基地、竞赛活动”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育优势创新项目和孵化创业项目。

(八)改革学生评价。支持学院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施学生综合评价,完善学生学习全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完善德育评价,科学设计德育目标体系,将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重塑体育育人体系,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学生评价重要内容。改进美育评价,打造“审美文化—艺术素养—实践养成”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加强劳动教育评价,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多元化学业考评制度,严格学业标准,落实学业预警制度,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机制,加强实习(实训)考核。

三、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国际化一流师资队伍

(九)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用人机制。扩大学院人才引进自主权,以学科建设为牵引,重点瞄准战略人才、领军人才、青年学者、拔尖学生和优秀校友等,建立全球人才引进机制。探索建立“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柔性聘用机制。改革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青年教师的引才联络功能,明确长聘教授、柔性聘任专家在聘期内的引才任务探索建立“科研团队—首席教授—团队成员”三级管理模式和人员成本分担机制形成专任教师、专职科研、实验技术人员、博士后、柔性聘用人才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用人格局。

(十)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探索设立学院人才创新特区,“一人一策”给予支持,精准配置“一揽子”资源。探索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强化学科带头人、长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培育青年教师的职责。支持学院实施院内分层次、分阶段人才培育计划,持续跟踪、重点扶持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鼓励青年教师赴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促进基础知识和产业应用的有机融合。完善互兼互派的国际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建立科研团队国际双负责人制,加大对教师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大科学计划的支持力度。

(十一)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聚焦标志性科研成果、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最低课时、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或案例、学生工作经历等要求,改革教师准入、考核、晋升等学术标准。落实“破五唯”要求,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注重全面考核评价与重点考核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探索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技术创新研究人员的个性化评价机制。试点开展长周期评价、国际同行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机制。遵循学科特点和青年人才成长规律,创新年度考核、强化聘期考核,创新准聘制教师分阶段评价考核模式。鼓励学院探索实施“宽带薪酬”为主要方式的岗位绩效津贴分配方式,健全以分类考核为基础、以目标任务为主线、以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薪酬分配体系

四、推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机制改革,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

(十二)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支持学院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导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自主布局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拓展学科门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支持学院建立新兴交叉学科特区、交叉学科创新团队和学科交叉平台,提升世界一流成果产出能力。深化学科建设工作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学科自评估工作机制,在部分优势学科探索实施国际评价,提升学科建设工作内生动力。全面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中心和平台。

(十三)改革科研组织模式。支持学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科技创新。强化有组织科研,探索高效的多样化科研组织模式,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度、科研团队首席教授制和PI制。加大团队负责人在人才引进、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中的自主权。鼓励学院建立以科研团队为对象的科技评价、资源投入、绩效分配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释放学院科研管理的创新活力。建立有利于加强“从01”基础研究的有效机制,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服务,将基础研究方向、基础研究人员和资源投入作为团队考核必须内容。鼓励学院拓展科研合作全球“朋友圈”,统筹国际国内科技创新资源,创新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共建机制,进行人才联合培养,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等。促进与企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人才资源共享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创新校企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机制。

(十四)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支持学院改进科研评价,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学院探索实施科技分类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加强过程评估和长效监管机制。支持学院探索院内科技资源配置新机制,加强关键性指标和重大成果产出的引导性投入。加强学术生态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推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五、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学院办学活力

(十五)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学校职能部门自下而上梳理“已授权、不宜授权、经协商后可授权”三类责权清单。结合学院改革任务,按照政策资源和改革目标相结合的原则,探索以协议授权的模式将部分人权、事权、财权下放学院,明确校院两级相关权责,简化办事程序,加强宏观指导,形成校院协同治理模式。扩大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研究生招生培养、人才引进、考核评价、科研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自主权。

(十六)建立资源统筹分配和动态调整机制。遵循“资源随人走、随新走、随改革走、随贡献走、随公共平台走”的原则,突出资源向人才培养和绩效贡献倾斜的导向,加快推进以“基础资源+贡献奖励”为模式的资源统筹分配和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人力资源方面,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根据学院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建立教职指标、教授职数、研究生导师资格、研究生指标等资源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在公用房资源方面,建立公用房资源“投入—产出”的周期性绩效评估调节和奖惩激励制度,充分发挥公用房分类有偿使用的杠杆作用,加快形成公共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在经费资源方面,实施全额预决算制度,建立经费自主统筹使用机制,完善经费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价体系。探索实行全成本管理,建立教师、团队成本分摊和补偿机制。创新学院改革经费配置模式,根据学院和学科特点,试点实施“常态化支持+竞争获取”和部分或全部办学经费打包投入等差异化的经费投入模式

(十七)强化改革成效评价和绩效考核。构建学院改革成效综合评价机制,探索实施基于学院特点、学科特性、改革类型的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包含体现学校总体建设目标的核心指标、体现学科特色和发展短板的个性化指标、体现学院自主发展意愿的自选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一院一策”差异化绩效评价,突出学院在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行业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实效。注重将目标考核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年度考核和周期性考核相结合。探索将改革的成效纳入学院年度绩效考核,以及学院领导干部的评优、考核、晋升,并作为学院资源配置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引导改革资源合理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完善政策和资源支持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学校党委对学院改革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跟步伐谋改革,立足实际抓改革,坚持群众立场推改革。发展规划处作为推动学院改革的牵头单位,按照“逐个实施、整体推进、绩效评价、督促落实”的改革管理模式推进学院改革。学院是改革的主体单位,具体负责学院改革和整体建设,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精心谋划改革、全力推动改革,做好试点探索。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学院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制定个性化的支持政策和资源保障职能部门与学院之间、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协同。

(十九)健全保障机制。建立权力监管机制。加强学校对学院的权利监管,制定“日常监管清单”。完善经费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健全事前预算审核、事中监控、事后监督的经费管理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划清可容与不容的界限,宽容学院在改革创新中因缺乏经验、探索性先行先试的失误错误,激励改革、保护担当,激发改革者的内生动力。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资源投入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改革举措和改革决策的风险评估机制,分析改革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运用评估结果,实施决策跟踪,处理好改革发展和安全稳定的关系。

(二十)营造良好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发挥师生首创精神,广泛征求广大师生的建议和意见,让改革驱动发展成为全校共识,调动全校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坚持边行边改边总结,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做好舆论宣传,借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加大对科学教育理念的宣传解读力度,及时宣传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讲述改革好故事,传递改革强声音,推广改革新经验,汇聚改革正能量,推动形成勇于创新、注重实效的改革工作新局面。

202114日)


上一条:西北工业大学“十四五”规划实施管理办法(校发规字〔2021〕404号)

下一条:西北工业大学发展战略研究基金管理办法(校发规字〔2021〕1号)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邮编:710072     电话:029-88492224